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0

二人转介绍词

[复制链接]

4502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109
发表于 2024-3-3 22: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活着是为了-------利----有人活着是为了----金钱----有人活着是为了------健康每天我门都在声活中寻找着不同的快乐人体机能专家考察验评后证明:一个人皱一下眉头,需要牵动30块肌肉,而笑一次只需牵动13块肌肉,所以笑一下,所消耗的能量要比皱眉头省得多,因此,亲爱的朋友们,请经常笑吧。
而我们今天是为了-------快乐-------送您5个字<享受每一天>只有快乐才是您----天天乐开怀,天天有个好心态!
有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人转呢就<是我门东北人的一种独特的快乐生活方式>,是我门黑土地的艺术<说唱拌舞决>这几年二人转真是火的不得了,不仅是在全国刮其了这镇不小的东北风,可臆说火变了全球/有华人的地方大家都知道二人转,像<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
<关东大先生>等等赵本山对东北地方戏的推广得功劳也是<功不可莫>,再说说今年吧---今年春晚红偏全国的小沈阳,更是大红大紫--有机会我到也想学学,-咱大火都说的一句老话是<宁社一顿饭不社二人转>今天没问题,调整一下<你笑的神经>咱门<闲言少嘘>大家是来看演出的不是听我说平书的,二人转与你们的快乐同在,与来先场张声有请我们两位,二人转演员现场转起来



、我们的XX先生可以说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而且有非常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扎实的表演功底,相信他精彩的表演定让你耳目一新,让你一饱眼福,首先,得声明一下他的节目会让你开怀大笑,不过我得事先声明:笑掉大牙,我们概不负责,掌声有请XX,OK。


  主持资料---东北的二人转概述知识(共享)
二人转也叫“蹦蹦”,产生并盛行于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受到东北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喜爱。它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形式,迄今大约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地方特色。它的音乐唱腔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了东北大鼓、莲花落、评戏、河北梆子等曲调而构成,高亢火爆,亲切动听。它的舞蹈是来自东北大秧歌,并吸收了民间舞蹈及武打成份,以及耍扇子、耍手绢等技巧。总之,二人转的表演特点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大致可分为3种。最主要的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如《西厢》、《兰桥》。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如《洪月娥做梦》。一种是演员以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如《包公赔情》。

  二人转的音乐唱 腔极为丰富,其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常用的有五六十支,主要曲牌有〔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嗨嗨〕、〔武嗨嗨〕〔红柳子〕等。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非常丰富,计有三百多个。艺人有“四梁四柱”之说。“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钢鉴》、《清律》、《浔阳楼》和《铁冠图》。“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厢》、《兰桥》、《阴魂阵》和《李翠莲盘道》。这也是二人转艺人的拿手曲目。此外,还有《双锁山》、《华容道》等。近几十年来,又有大批的新创作曲目,如《丰收桥》、《接姑娘》、《柳春桃》等,均深受欢迎。


【二人转简介】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二人转植根于民间文化,表演台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由名演员赵本山净化为绿色版本之后始得以上台面.
  【起源和发展】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
  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简单化妆。
  【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唱腔】
  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有“四功一绝”。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编辑本段]【二人转剧院】
  第一次将东北二人转送上央视荧屏,赵本山跨出国门,可谓二人转功臣,走向全国,第一次将东北二人转参加国际性文化交流合作,如中法文化年等活动……

  为了让二人转这朵民间艺术的奇葩长盛不衰,
  近十年的继承和发展,打造出"本色、特色、绿色"原生态二人转,建立起一座民间艺术玩转都市娱乐的沟通平台,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一道道风趣、幽默、滑稽、新奇的和谐文化大餐,成为东北二人转精髓的真正继承者,并不断把它发扬光大.形成其独具特色的说、唱、扮、舞、绝的新兴演出风格,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已成为引领当今东北二人转表演艺术方向的一面旗帜,是东北文化娱乐行业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兄弟嘉宾伴奏网 ( 辽ICP备2024021814号-1 )

GMT+8, 2025-1-11 19:11 , Processed in 0.052906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